湖泊治理期待精细化

 

“九五”期间,滇池、太湖、淮河、海河和巢湖、辽河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

到现在为止,湖泊治理工作已经开展20余年。然而,河水清清的梦想却一直没能实现,水质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我国流域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对此,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环境与工程研究室研究员陈开宁近日表示,湖泊治理效果不理想,既有技术的因素,也有管理方法的因素。只有选择正确的方法,水环境变好的希望才不会太遥远。

治理太费劲

“治理太费劲”,这是业内专家对三河三湖治理状况的评价。以滇池为例,从“九五”到“十一五”末,滇池治理已累计投入200多亿元,但达到的效果只是稍微向好的方向转化,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滇池治理现状

事实上,在滇池治理投入的200多亿元中,很大一部分用在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上,比如说污水处理厂以及排水管网的建设等方面。“三河三湖”的其他几个也不例外。

不过,云南农业大学教授张乃明指出,滇池处于省会城市昆明的下游,尽管建设了许多污水处理厂,但并没有实现城市污水100%的全收集,仍然有污水流入滇池。

对此,长江科学院副院长陈进表示,建成和达到预计效果是两码事,很多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了“摆设”。污水处理厂处污及收集污水的能力远未达到预计效果,要么运行费用没有着落,要么无法运行,成为了“形象工程”,“很多污水处理厂尚未投入使用”。

滇池旁的污水处理厂

陈开宁也表示,在早期湖泊的治理中,由于相关管理部门认识不足,一些资金并未花在刀刃上,却投入大量精力搞基础建设,甚至与治理环境无关,这些现象“到目前为止仍然存在”。

参照典型案例

在专家们看来,莱茵河治理是我国湖泊治理可以参照的案例。

莱茵河从18世纪中期开始出现环境问题。到了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德国工农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步伐加快,莱茵河的生态灾难达到顶峰,河水基本丧失自净能力。

遭受污染的莱茵河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政府下决心治理莱茵河,于1987年开始实施“莱茵河2000行动计划”,并接连出台多种措施进行保护性治理。2003年,河水基本清澈,莱茵河“死而复生”。

莱茵河风光

对此,专家们表示,必须要参照典型案例,从保护的角度对湖泊进行治理。

“湖泊是一种资源,理应摄取。”一直以来,这种功利性很强的出发点,是我国目前湖泊污染问题突出、治理困难的本质原因。专家表示,这种观念不改变,再多的措施也起不到太大作用。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们的技术水平并不比国外落后,有的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陈开宁说。

在中科院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站长秦伯强看来,环境治理技术是支撑,管理才是关键。秦伯强说,要把湖泊当成一种资源来保护,这样我们国家湖泊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才会发生改变。

困难依旧很多

在专家们看来,湖泊治理的困难依旧很多,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依然存在。而此时,环境治理经济上的边际效益已经开始显现,这意味着,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要深入下去,投入更多的资金、力量和资源。

边际效益:产生的效益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逐渐递减

专家们认为,治理无效不可怕,怕的是治理无效之后缺少反思和自察。必须进一步反思前期的工作,吸取经验和教训。

“先前的粗放式治理需要更加精细化,而这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撑以及数据支撑,也需要更好的平衡利弊。”秦伯强说,这都是下一步治理需要关注的问题。

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如何吸纳更多的社会公众力量参与到湖泊治理中来,也成为专家们思考的问题。

环境管理涉及每一个人的利益,理所当然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以德国为例,其在1994年颁布的《环境信息法》在立法上保证公众享有参与和监督的权力,促进公众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自动自觉地保护莱茵河,成为对流域立体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纯依靠工程技术,解决不了湖泊污染问题。”陈进说,治污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湖泊治污需要整个流域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的合力推动。